- 註冊時間
- 2012-9-12
- 精華
- 在線時間
- 小時
- 米币
-
- 最後登錄
- 1970-1-1
累計簽到:189 天 連續簽到:1 天
|
性是我们不可缺乏的情感活动* W" p p; i5 q R# V0 U
4 O1 D! K9 W, d* W* n& k& V+ _
不缺朋友,但仍寂寞
2 ^! J* ?$ ~7 |& w# p" Q# U9 c( Q) h0 M9 G
午夜时分,晓菲和一群朋友从酒吧出来,各自散去。向前独自走了一小段路后,她停下来打开手机里一款陌生人交友应用,在向她打招呼的人里挑了一个:「你现在能过来请我吃夜宵吗?」十几分钟后,一辆出租车停在路边。
t& U5 J- F/ ~: ^0 y' T6 j$ m- Z$ D( r1 y
两个人互相晃了晃手机。晓菲上车,消失在夜色里。1 j% w+ U& w* k' f0 P" s
7 V. h; q, ~8 k8 E! Z& R
身为北漂,晓菲并不缺同事和好友。但和朋友在酒吧狂欢后,她仍然感觉到寂寞。这也是很多中国年轻人的写照——他们拥有现实中的朋友,但仍然热衷于各种形式的网络社交。
8 b1 F u/ P0 v. W' c
3 z5 ?7 i, X- K在这些期待从小小屏幕里寻找温暖或者温度的年轻人心里,性,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p2 @) c4 ]+ i S
+ @% W4 g$ ]- w" y X! y$ k) x' w一·爆发:观念开放与移动互联% H$ W9 E+ F) |* Z3 F8 A) F5 ~
; P9 N+ |; k& g0 n7 J1 O7 [
「如果一个人说他很孤独,那么他是在描述一种状态。如果一个人说他很寂寞,那么他是在描述一种需求。」某位和晓菲一样热衷于午夜社交的女孩如此感慨。
4 v2 S6 I ^. e% |5 B( r
+ c% v( d0 N1 @" J5 |从更专业性的角度看,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六级,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和超自我实现需求。
- p+ O k, Y1 i+ e" X; G3 y
9 u$ B% r+ w+ f. x1 p7 D$ o对于大部分生活在城市里的青年人来说,最基本的两项需求较容易满足,更高层级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等仍然有些遥不可及——社交即成为最迫切也最现实的目标。4 E2 `4 }% E4 y2 ^4 @% p; y; ~& k. O; p
+ t2 _) O# @9 K
在大众社交和熟人社交领域,已有的产品足以提供完善的功能和相对牢固的关系链。但这并非是今天人们社交的全部。在传统社交和互联网社交时代,人们对于性的话题更多停留在酒后的荤段子或网络的调侃里。移动互联网的到来,才真正让个体与网络实现了同等自由。
1 e' ~# Z% A7 T/ s: u4 i! `+ _" m4 H0 B6 r1 [# O
1989年婚前发生过性行为比例为15%
$ ~ v$ m( w1 w/ ]7 N! k( ^, h, Z' k# u0 _7 t2 p
1994年婚前发生过性行为比例为40%
9 t0 n/ h1 ?4 {' }# l( r" o" v% F+ |4 ]' j) f$ N
2012年婚前发生过性行为比例为71%# T8 Q9 t3 d* ~" H1 i
* R) J# U& I F! h# h' w( r中国人婚前性行为比例变迁(数据来自第三方调研)
# v% N6 E) {- n0 f) ^' D4 a9 Y
2 s) S2 p+ b. N当然,仅有这些远远不够。一种社会化现象的出现,一定是多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科技更多时刻扮演着催化剂的角色。
. e% o4 i7 J, s$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