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1-1
- 精華
- 在線時間
- 小時
- 米币
-
- 最後登錄
- 1970-1-1
尚未簽到
|
2 x" y* e6 }& f% \, O2 x& k
: P } u6 i% ~$ e& N
/ O3 g4 ?" e [. Q
" b- q* S$ g; Y. @2 [) f$ }1 E4 Xzh.wikipedia.org1 m9 z9 W2 O! Q$ q7 @, t6 y
9 s8 R8 w: j% f, {* W% y$ d“谁告诉你美食家一定吃香菜的?谁告诉你香菜一定是香的?”
9 t2 v* x+ {; I2 r- D' I8 I* f0 Y
( z5 A& t1 P k: S. F
, Z3 ]* v# F8 g8 y6 w0 s, ]
) q$ J* _; W5 P0 R8 R在路读办公室,自诩吃货的人,大概就有不下十个。0 V- }9 o% \( J$ H, X
# ?1 f$ H; t' _一群吃货在一起,看起来多么情投意合,多么其乐融融。可是,同台吃饭的他们一旦较起真来,一场好饭也能吃成“六国大封相”。
, P5 J$ D( t: E! w
8 L/ [+ y' m9 V+ e毕竟,在食物上有共同的信仰,才能算老铁。吃不到一块儿,神仙眷侣也会吵到翻脸。
! {. E `0 {+ X+ j
. m9 h( ]: P, l4 O3 q. {/ U光是对香菜的态度,以编辑部为代表的无香菜不欢派,和以读小妹为首的有香菜毋宁死派,每次都要在饭桌前杠上二十回合。6 G" A' U% y g2 ?; }* P6 u
1 {3 x( J6 i- a+ O# r7 ~& p1 J1 {* I4 M! r6 [- t. H
; Z( N: d# X$ g5 d* Q& B! u% c! v. c3 x
路sir发现,只要提起香菜,吃货们争论的激烈程度,就完全不亚于“豆花是甜的还是咸的”。4 S# `: N7 G) G6 M3 L
0 _6 P1 }! V5 ~9 b+ P& S
一场由香菜引发的口水战,往往都是读小妹委屈地败下阵来。没办法,编辑部人多势众,而且以对食物的接受广度作为检验吃货是否合格的唯一标准,最后扔下一句:“不吃香菜,不是没品就是矫情。”: H. \* a1 _ O
, o9 l, @3 A( u) b* b0 E. V
3 d9 E' V3 R' m, G9 Y" H/ l ^; t3 o/ ?, Z
《康熙来了》# r1 c7 P6 G- T" b8 x
6 s& L) k# S M3 K8 a( M' l: I: o
路sir决定怜香惜玉一次,顺便为不吃香菜的人,说句公道话。
. t, C/ h# j" O! B2 V- P) B% ?3 `1 q, Q: C
不吃香菜,怎么就不懂美食了?
4 i) E7 c( c; X/ n: l& {' A
/ k2 E; r( r( e+ J5 \8 I* A A▼5 e3 |6 \+ n. J9 @8 m
$ X+ @: _0 I: M. x4 l' b& n3 Y8 _
每一个曾经以《康熙来了》下饭的朋友,都知道台湾著名老饕邰智源讨厌香菜的程度。% N9 l+ `' K7 f A p! [
5 ^) K& j& }* E! ~* P% ^4 T- R如果蚵仔面线里面加了一点香菜,邰哥可以将送外卖的人赶出去,他连闻到都不行,听到都会不高兴。
; ] E0 @% Q9 n7 i& \4 _# b
; v- d {7 X3 O, G4 R, A小S说,美食家一定要懂得香菜提味的妙处。3 P" B1 }: E* I( Y6 z8 M. t) s
) U6 D' F3 ^. o# G% D8 `
邰哥不甘示弱,呛声说没有人规定香菜一定是“香”的,而且香菜的味道严重霸道,只要加进食物里就出不来了,反而糟蹋了美食。3 Q- \9 {8 h# d2 y! z1 e; l- _3 [
+ V" O6 d7 U. L) M5 S" ]简单来说,爱香菜的人,认为香菜是画龙点睛;恨香菜的人,美食+香菜≈狗带。: q/ f8 O, S- Q% `* G
+ r* Q; w- Z( I: o# W3 o
7 L7 f) m0 @+ b2 v0 a4 y
1 }; Y. |- v8 [8 @( i: Q* U邰智源 -《康熙来了》
0 Y2 o. g0 c! h
( B4 }& Z/ p- k5 i, w7 k& Y香菜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 Y' }9 L' q6 q* y1 Z" o' ~
1 A A7 g7 S/ Z" q+ _% f作为一种古老的香料,香菜(学名芫荽,别名胡荽)原产于欧洲地中海地区。2 T7 R; v6 d* B% | w
) i$ G7 u5 E4 E @4 q& F据考古研究发现,地中海民族食用本地产的调料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晚期的古叙利亚马里文明时期,当时的一些刻写泥板上记载着在啤酒中添加孜然芹和胡荽调料的事实。) l# f5 C% y N! h+ f' a2 M; Z% I: C
8 l6 F! x/ |- |5 [ y: i4 ~
而香菜在中国的食用史,从公元前1世纪张骞从西域带回才开始,至今也有2000年了。
# S4 \! j4 ^% p" u5 ]
j4 r' r/ h2 w" D F' H
7 I% X8 P- L* q% `8 c$ X: n( @
7 q W* r& y& k: Z《科勒药用植物》(1897), Coriandrum sativum
4 Z' ]0 [' ~. ~- @- H8 W
* w: z7 g2 C. |$ K; `$ |然而,人类食用香菜的历史足够古老,却没能征服所有人。有调查数据显示,世界上有约1/7的人不喜欢香菜。
6 ^: t: |9 k8 o. V# L- Z8 [# E5 x. A* c
在国外,还有人专门搭建了一个抵制香菜的网站IHateCilantro.com,他们跟邰哥一样,听到香菜的名字就会犯恶心,并以“令人作呕的放屁虫味”来形容香菜的味道。3 e& U( J. s! a* A# U, P) w
& s# U1 Q, z) i/ ]) H
奇妙的是,香菜的英文名Coriander(美国人称香菜叶子为cilantro,果实为coriander)正是来自古希腊文里“臭虫”的字源。4 C5 \5 F6 M' a* S! `# P, B' L
5 a8 Z- |- S8 m! r, a. b! f- j还有一部分人,觉得香菜有一股“肥皂味”。
0 [- F0 e; M7 I# P- {
- F" A( U2 L1 G) k) ^ {9 i
- z% C4 g" q4 ~6 N6 I. h, | p! x; i2 j8 E2 A. _
不少美食家曾经探讨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香菜,并解释臭虫与肥皂之说都是有科学根据的。
& e8 u) q2 L4 z0 E( P- L" W* ^
4 m" q. K1 n, t0 Z" r8 Q5 r美食作家哈罗德·马基就曾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专文指出,臭虫、肥皂和香菜都富含醛类气味元素。, l& _7 f. x7 }. q' ]; o
3 v3 @! V1 t M# i; j而香菜叶子的化合物中有82%是醛类,主要由九碳与十碳组成,这是香菜强烈气味的主要来源。. Q4 U( k0 I$ w$ {3 \. j
) I$ o8 H! V+ U5 y8 G3 }再加上香菜气味的挥发性强,味辛能散,只要一点点,所有食物都会变成“香菜”。
1 `2 @2 O; ?3 ]9 Y. s4 M4 U5 W1 G' ?# E: d$ q1 m$ d& M5 T
难怪,作为老饕的邰哥,会对香菜如此警惕。0 S2 ~8 H1 h6 M9 a$ q4 G6 p; M3 O# b
1 Q2 H5 I: w: h; R
' S9 y* `5 V+ \3 l$ C- I: i
5 }% Z" E+ H% t/ C( O
日本卡乐比薯片曾推出香菜口味. ~% i7 m& p3 @- l
# f+ e1 d8 B; M2 X! K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宗教也对香料有所规限,侧面反映了香菜作为香料太具“刺激性”的特质。
* ` N) S7 a! T: g
L# k$ R; \6 K- J, g/ w& V比如,香菜虽为植物,但却被道教以为“五荤”之一。基督教也曾对食用香料加以限制,认为神职人员食用香料是一种邪恶的习惯,因为强烈的味道会刺激味觉,让他们更加无节制地吃喝,甚至激发情欲。5 C5 X, q/ r' m2 @* E6 _
% b/ W8 w, q8 `% ^/ M
0 c2 N: b4 k8 S! i O. l: g- E7 s% B+ B7 f9 B
吃毛豆喝啤酒泡香菜味的澡,好像还挺有纵欲意味的 - village-v.co.jp) k. u. o, r& _
. @6 e& d: G3 a: H. F( d& @
2 F+ ~4 L; R1 ^ i" C
不吃香菜,怎么就矫情了?% {4 W1 O0 u' C: M5 z1 k
6 L4 [# q* `$ l1 w f/ b▼; n; T* x9 E/ G7 v' I6 O8 ^
/ P. e/ V& M! M
很多人认为,人们对食物的喜好往往带有童年的烙印。4 L5 Q% \6 U. f) ^
7 V, U8 b3 B2 q& p7 L+ \( K
因为味觉记忆惯性很大,我们会喜欢什么样的食物、讨厌什么样的食物,基本是由我们的饮食环境和饮食经历所决定的。+ w4 n0 Y2 M6 x# z( b% ~. i& M
- r' o- S2 y3 ]$ `
比如读小妹不吃香菜,原因就是她全家都不吃香菜。) Q2 L+ L* Y' p
1 v4 p" W D. j9 f6 v如果对臭虫和肥皂比较熟悉的人较晚接触香菜,很自然就会产生防卫性联想,凭本能判断气味相似的香菜不宜食用。, i# J8 P" X! \9 t
. @7 k. q$ |5 ^0 V8 e: s u/ x- X1 W. i) _0 y3 M
2 A, W+ Q& T k# ]* q
$ _& R7 J) @ m/ d r1 T既然环境对食物偏好的影响如此重要,人们很容易就会以为,味觉的好恶是有可塑性的,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去改变。不然,怎么会有从前讨厌香菜现在对香菜爱得不行的人?8 U0 y" T: ~. w% O- M ?0 ]1 O
5 v2 ^ m. y$ n2 _
咳咳,说得好像只要你踏出第一步,尝试夹起一筷子混有香菜的夫妻肺片往嘴里送,你的美食版图就会瞬间往外扩张一样。殊不知,这样的尝试对很多人来讲就像上刑一般,如同邰哥所形容的“像蛤蜊吃了一条鱼”。" m/ Q$ ?/ B1 L3 b
/ D ?2 C1 ^' k; L
一如中国饭局普遍对酒精过敏人士的不尊重,很多人只要听到同桌有人不吃葱姜蒜、不吃香菜,都认为别人特么是矫情。; L: V5 X7 K3 t* M( \7 \: Z2 o
" o+ c6 W' Z; m" a& K) d9 r
p+ T2 K n1 N% @+ \* p- H% e' i% B T) b9 _2 g: Z
不吃香菜者经常遇到的尴尬 - oops.udn.com
! c( l+ B) m* T2 b2 K0 B5 O7 {; r L1 e
讲真,这可不能怪他们。
& D; q1 o/ z# Q: ~
9 J/ _5 a" V# w+ E/ _3 A% |% f% f3 x% [已经有科学研究发现,一些食物的偏好,例如喜欢或讨厌香菜,很可能跟基因有关。" D8 b: X+ |1 P( M8 ^% R
7 [* \" V; |7 @2 h+ {
去年,一条由美国化学学会出品的科普短片《Reactions》试图破解关于香菜争议的原因。他们给出一个数据,大约有4%-14%的人讨厌香菜的味道,而这些人不是矫情的偏食者,可能是基因突变造就了他们对香菜的厌恶感。
- a6 D3 D9 i3 K% h0 ]; g7 {: n1 }7 n
* @7 [6 U/ \2 _3 a- t6 o
% W$ Y! q- g2 E( H
这个基因发生突变的人,所闻到的香菜气味会比其他人更臭 -《Reactions》8 z0 Y" K) e: E" d; Y
8 E0 m! Y, c6 k7 w* @2012年,有科学家做了一项研究,考察了14604名讨厌香菜和11851名喜欢香菜的人,用统计学方法试图找到相关基因。他们发现,有一个和嗅觉感受器有关的OR6A2基因,对醛类化合物非常敏感。
3 r i% J0 @+ n! K6 e' r" O9 v k; a7 c$ Y$ G3 I
也就是说,不吃香菜,可能是基因在作怪。此处有读小妹的哀嚎:不能怪我,得怪遗传呀!: w2 f, k4 H0 s. Y5 F2 e
3 V1 e5 a1 I' {* n0 ^
A: ^ r, f+ F2 R) e* k8 r$ G
4 g- e3 ~4 O+ `; u7 r3 Egiphy.com
1 c3 q9 H- Y5 G/ T( F1 e) h5 G2 d0 b
3 R8 k J' _ l2 R( }$ A( K当然,你可以把高中生物老师教给你的知识抬出来,“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用基因决定论来限制自己的舌头,未免太不靠谱。0 _ ?# m& d0 w: c; U
! Y' ~+ v# n' D. J3 j你也可以说,打破自己舌头的藩篱,才能学会品尝各种各样本来并不懂得欣赏的食物,比如榴莲、苦瓜、生鱼片、大闸蟹、洛克福芝士……口味慢慢开放,人生才会变得更有意思。
Q# g& \7 M! M, x4 E1 C- n
T6 T" u) x1 H7 v0 b4 C6 R- ?但是,人类对食物的喜好不一,本属自然。每个人都无法强迫别人,去吃他本人认为臭烘烘的东西。" S# n- @! v0 \% |8 Q
; P3 h* W5 _+ Y! x谁爱吃谁吃去!* s0 V2 X# _# x H
# T) P9 D* G4 q7 a' `2 G0 P3 s1 y$ s$ D% {% x
' O$ `4 Z) c1 z* R( V( |, g9 T# J1 p$ W( G
人类的饮食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今日,素食主义、无麸质食品的流行,无不显示现代人在饮食生活上的新变化。& ^7 a, R5 C T- U0 e8 x
' k) j- }7 y( i& N( p5 i# M. ^( ?
其实,无论饮食结构怎么变,多了解一点人类的饮食谱系,人们就能够多获得一些可以参考的普遍规则,让自己吃得更健康。
' n+ {6 \! j! h* d9 W$ y- Y, {$ \! ~* y9 ?* s
今天,路sir想向你推荐2016年的外国畅销书《食物的一亿年》。这本书介绍了人类饮食的演化历史,告诉你人类老祖宗吃什么,以及跟我们当今的饮食习惯有什么联系。
9 X$ {0 n8 p2 }* F6 v$ ~! P/ p' m& t1 T2 p5 Q8 n C
一如书中金句所言:只关注卡路里总量,而不在乎它们的具体来源,相当于白搭。
( T$ {: f, h1 _# s2 d. @ ?7 M) a: i( e: U* y8 B3 N
读读这本书吧,你可以让自己吃得更好。 u2 A4 a/ r0 s6 H1 u
/ j# A4 B2 K& d' S3 u9 ~
3天内收听免费
7 M9 I, m/ S2 Q7 J( g' Q' r- s* P5 C$ J$ j4 a) G% V
% {% @1 L4 V1 F6 N7 M! a) j. i4 I$ J" J: i
0 ?5 @- ~$ y" o+ q/ ?
6 P; A! W7 S: C$ n5 ?' o
参考文献: M1 s& t' W3 j
1 X8 `$ c. F- H7 u& @- D$ T# i
[1] 庄祖宜,其实大家都想做菜——祖宜的饮食观点与餐桌日常[M],新经典文化,2017-3-8
$ D" f" Y- N% ]& o9 i7 f! n3 E' s* s* e0 h; _9 Y
[2] 杰克·特纳,香料传奇——一部由诱惑衍生的历史[M],三联新知文库丛书,2015-11; x( c+ _, l4 Y) Z6 L, t
, D: z' n2 t3 i9 |- P- f
[3] 陈小丹编译,吃不吃香菜 原是基因决定[N],北京晨报,2017-12-21 B04
4 ?' x- P! g" D) \! ?/ {2 q8 g% z8 k3 S# ~
, J+ @: ^% i7 V( g7 [% J! S. W8 N
热文阅读推荐$ g* h# a! @) T1 [+ u2 F
9 q6 P" O) v; i' g5 }戳图片进入阅读
( ?4 C8 A" l8 V9 u
0 n8 ^8 D9 B4 }$ i/ G' Y▼
# Q. ~! w& `. x2 x
4 B, n& P( p$ q" L" ?
$ s: K* ]) S$ Q" D, H; V7 d- f9 C$ W
6 Z; w4 L1 y. W
9 P! d) p/ b5 k: {" T$ |
8 s( S/ z" h, n" A# W
- e! I* q6 e! R' N* D) d1 a, d/ o
' g: |8 k$ V* t/ m# |
. S& L" v$ f% Y, d1 T, P% n4 j撰文|阿柒) l1 H7 g4 L: R5 V! y$ j$ Y: R$ n
6 W1 k* ?( L; n6 v
责编|Hedwig
; n% Z. A- V, m; y
, s, s8 y/ {/ d7 i/ K- p封面|《康熙来了》1 D0 x' C- X0 t% A$ |
. V3 `* @( u% j+ ]7 H" c7 ~. {
-4 w$ j( ^, u D$ I7 o
" ~/ ]* Y& M% M" r
看文章
. l0 S0 h) l9 l/ {, ~" S7 a8 x1 F2 p+ M; H9 f; t7 x" F
微信公众号|一点资讯|今日头条|知乎|网易蜗牛读书|搜狐|企鹅号
& o: ?! B( X* L. i! d- l' I1 z
听音频
! n9 Q6 G2 M7 J' P, u3 V) G5 x
1 Y# _ B" G" c路上读书app&小程序|微信读书|喜马拉雅|十点读书|蜻蜓FM|凤凰FM|华为音乐|网易云音乐|今日头条|当当云阅读|百度阅读|百度传课|百度爱听|小米音箱|小米电台|多看阅读|有书共读) |4 z4 Z; L/ F2 O" q7 r
) C7 M; d2 Z* O3 R4 b
7 [. f3 f9 e4 t2 u: c7 O# g
, Z7 K% J% \6 }
6 `% v5 l7 o3 S% c* B加读小妹
; ^" ]; R) a; `6 y( y
" ?1 E8 j Q1 t* P3 E* @# s. D" q- _微信:duxiaomei013 ?% ?: z3 x9 I% L. K c8 D
( O" P& H9 i7 ]) d! Q
参与话题讨论,提前获取福利信息,一起玩耍~9 k3 T3 H& s- Y) g
% |& [" f1 h4 l! K2 J. _5 h8 E B# l, B'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