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3-4-15
- 精華
- 在線時間
- 小時
- 米币
-
- 最後登錄
- 1970-1-1
累計簽到:1303 天 連續簽到:8 天
|
1 k' T& }; Y3 N' b6 s" R【早安健康/康本初(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 瘦子也會膽結石
1 A5 w, k9 s1 d5 _& P* x4 J4 P5 e/ p# `- ~
40多歲身材偏瘦的吳先生,最近一個月吃完飯後,上腹會有隱隱地悶脹感覺。胃鏡檢查後發現,不論是食道、胃及十二指腸都沒有什麼異狀,用過一些改善消化功能的藥也沒有變好。
: a' |- T; p+ M/ l4 |6 G
3 u( [( ]7 R2 \進一步安排上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膽囊裡已經有一個1公分大的結石。原來上腹不適的症狀是因為膽結石所引起的。 2 P4 Y; H: c3 k+ n! [7 l
) H8 j1 ]; e, j! R5 `為什麼會有膽結石形成呢?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表示,膽結石是指膽囊內有結石。膽囊是儲存一種由肝臟製造的消化液-膽汁的地方,膽囊內的膽汁成分濃度、膽囊收縮情形以及特殊的感染,都可能與膽結石的產生有關。 (編輯推薦:才剛吃飽肚子就悶痛?輕忽膽結石症狀會變致命胰臟炎) 8 J% d6 d K; F7 ^- X5 G
, x! g! ~6 R$ U5 r* E7 H膽結石不一定是肥胖者的專利! ; n8 f' l6 x9 h+ ~
* d! K4 |, I j) S
康本初提到,膽結石的種類可以分為膽固醇型、色素型及混合型。肥胖、吃高熱量、高油脂飲食者,膽汁中膽固醇濃度高,膽囊易形成膽固醇型膽結石。此外,有慢性溶血疾病(如海洋性貧血) 、肝硬化、膽道感染者,膽紅素濃度高,也易形成膽紅酸鹽聚合的色素型膽結石。
* u' f! [' j( |9 n$ \3 l8 @; ^* P6 L# L# m" ]
膽結石不一定會有明顯症狀!
( V8 g! L0 Y- {- \7 B5 D6 }' z$ E7 B# W( D3 y
康本初指出,女性發生膽結石的機會是男性2倍,可能是懷孕時膽固醇分泌增加所引起的膽固醇型膽結石。膽結石大約只有2到4成會出現腹部疼痛的症狀,大多是以右上腹或上腹疼痛來表現,可能會伴隨噁心嘔吐或消化不良,容易在吃完大餐後發作,嚴重時可能導致膽囊炎、膽管炎甚至胰臟炎,若有持續疼痛、發燒、黃疸現象,不及時就醫可能有生命危險。 $ Z2 G/ R# R, E/ C. D6 @
! E1 i2 i7 Z( F. \8 ~+ r 哪些人容易成為高危險群?康本初說,高熱量、高油脂飲食者,慢性溶血疾病(如海洋性貧血) 、肝硬化、膽道感染者都需要注意,飲食時間不固定、餐跟餐之間過長、或有接受過胃部手術後也應小心有無膽結石產生。康本初進一步說明,有膽結石的患者,更需要避免飲食過油過飽,否則容易使膽囊收縮過於激烈,讓結石卡住,造成膽囊、膽管或胰臟發炎。 (編輯推薦:膽結石飲食有哪些禁忌要注意?營養師推薦膽結石食譜,預防膽結石復發惡化)
( U2 ^1 a7 t* e) Y4 [
6 Q: \6 |8 B; G( E' c治療方面,沒有症狀的膽結石,注意飲食,定期追蹤即可,若引起上腹部或右上腹疼痛,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 8 Q# v8 T2 J3 ]# |) t! w- W& [, P
2 w: m# ]2 K9 W5 c3 H 最後,康本初提醒,年節將至各種應酬聚餐少不了,膽結石常常在大餐後發生,尤其是吃了油膩的食物之後。建議民眾不論本身體態是胖是瘦,過油過飽的飲食還是應該盡量避免,若有相關症狀,應至腸胃肝膽科進一步檢查。 ' J/ B8 i8 ]% G) {6 y! j; a( G
$ V% e6 \& d6 {3 B7 A% _1 ?
本文由書田診所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 \- ~; O( q" n
7 u+ l7 n5 N4 |2 i ) @$ a, {: \- i( `; A# M) V
! |6 W, A# v! m7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