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K綜合論壇, WK综合论坛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236|回復: 0

[国内时事] 军品集采来了?一则倡议书刷屏,等同于医药集采?机构观点来了

[複製鏈接]
累計簽到:1335 天
連續簽到:3 天
發表於 2021-8-24 10:30: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VIP精品區,資源無限好賺金任務區,輕松賺金幣
加入VIP,享受高級特權宣傳賺金又升級,超級棒

/ P$ e. `  c- f5 r- X5 L& t' ]: y# s0 I! Z; h
[url=https://gentie.ifeng.com/c/comment/88xmzse5Isj][/url]1 W% B. K8 z. d
/ i) t8 X8 Z7 k' s+ C9 o, d

# `( c; A& Z4 n
2 q1 u& k1 A, Y

4 `. p1 Z/ u2 t: E0 [0 q

财联社8月24日讯,昨日盘后,一则《关于加快推动陆军装备高质量高效益高速度低成本发展的倡议书》被市场刷屏。

8月20日,陆军装备部发布了该倡议书,其中一条主要内容是:“生产采购环节要管好链条,强化供应链管理和生产成本控制,大力推开原材料竞价采购、分系统竞争择优、大批量阶梯降价,多点挖潜、控价让利,通过精益管理实现价格整体最优。”

医药集采 或成“前车之鉴”?

消息一出,市场上不少声音认为,可能军品也要进集采了。从之前的医药集采来看,不少医药上市公司的利润出现了大幅下降,从最具代表性的恒瑞医药来看,集采对于公司的利润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此前,恒瑞医药公布的半年报业绩,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26.68亿元,同比仅增加0.21%,这是恒瑞医药十年多来首次出现利润增长停滞的情况。恒瑞医药在半年报中提到,自2018年以来,公司进入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的仿制药共有28个品种,中选18个品种,中选价平均降幅72.6%,对公司业绩造成较大压力。

机构呼吁理性看待:绝非像医药集采

有着医药集采的“前车之鉴”,军品倘若未来也进集采,影响是否也会那么大呢?从机构的观点来看,绝非如此。

国盛证券认为,军品降价是客观存在的,某些大类军品放量集采降价也是在预期之中的,但绝非市场认为的突然集采降价。早在2021年4月14日,中国航天报报道,航天两大集团联合发表《关于推进航天型号元器件联合采购的声明》;在2020年下半年资本市场对于军品类似医药集采的担心也有,只需要进行客观的分析,无须被短期的情绪所左右。

天风证券则表示,在“十三五”期间的定价改革及2021年年初发布的《武器装备管理条例》中招标细则变化都有此类方向,此倡议书是呼应全军条例的倡议文件。原材料竞价采购、分系统竞争招标、阶梯价格在“十三五”已全面执行,如陆军非主战产品(如枪瞄),早已为全社会招标制度,整机已出现民企总体单位,价格已完成下降。

天风证券还提到,前次同类型文件,《航天科技与科工集团集中采购战略合作协议》,情况为未执行,因分院所早已按照竞价规定,此外体系复杂交期不同,无法整体集采,本次倡议书预计与《航天集采合作》类似。

中金公司提到,“降价”不是目的,只是在订单激增的情况下,需求和供给方之间新的平衡。公告中也明确提到“以高质量为前提的低成本”,所以对于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来讲,降价不是风险。“降价”的前提是“大批量”,通过量的增长和规模效应,可以消化掉降价的影响。

最后,中金公司认为,此次“降价”新闻更多还是对市场情绪的影响,对行业实质影响有限,出现回调就是上车机会。


+ B( r0 C& b2 V* x* a7 G! P
) f1 L# u! h; ^1 R6 H
) R0 H( h) [! @' [
回復

舉報

 分享同時學會感恩,一句感謝的話語,就是最大的支持!  歡迎交流討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