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8-25
- 精華
- 在線時間
- 小時
- 米币
-
- 最後登錄
- 1970-1-1
累計簽到:7 天 連續簽到:1 天
|
白居易有首著名的《花非花》,字词浅显但含义隐晦: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9 ]+ b& h9 B! j% `- @% J4 \- {4 j5 A# Z& K% u* H. e& g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春梦”、“朝云”指巫山神女,其始作俑者是楚辞大家宋玉,他在《高唐赋》中记述楚怀王游高唐时怠而昼寝,梦见神女自荐枕席,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从此“巫山”、“云雨”、“高唐”、“阳台”、“朝云”、“暮雨”、“楚梦”、“神女”等词就都语涉暧昧,不能随便使用了,当言及男女欢爱之事时,这些字眼又为作者们提供了方便含蓄的说法。 后人猜测白诗中神女实为妓女,因为唐代妓女受召陪客,常是夜半才来,黎明即去, v6 l! Z6 e4 {6 [, L) S0 \
|
|